有立德树人之心。习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导师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沟通交流对象,对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位指导事关其成长成才。因此★★■◆★◆,除了教授研究生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外,在思想修养、治学态度和为人处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传授也是必不可少的培养环节。好导师的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有探索创新之能。把在校研究生培养成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与导师的悉心指导密切相关,要想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敢于科学探索◆◆◆■■★、善于技术与范式创新便成为研究生导师不可或缺的能力。
搭建交互平台◆◆◆■■,拓宽导学交流沟通路径◆■。多渠道开展师生交流活动,搭建更多导师与研究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旨在通过交流◆◆,进一步发挥导师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用,促进和谐导学关系的建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思政教育★■◆◆,建立德育导师指导模式■★■■。在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德育共同体”,有效破解思政教育与业务培养“两张皮★◆■★”问题。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遴选德才兼备的业务导师担任集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党建员三重身份于一身的研究生德育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班级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选拔和培养研究生骨干,指导研究生班级建设■★★,开展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科研和生活情况,帮助研究生解决实际困难★★■。
提升服务管理,激发导师育人内在动能。准确把脉导师服务管理中“引领扶持助推”三个阶段■■■,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通过评奖评优和视频短片、专题书籍、微信微博等媒介宣传展示研究生导师育人新风尚■★★★■◆,强化研究生导师育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通过开展多层次、体系化、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研究生导师育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通过开发线上技术支持和研究生院、学院(系)研究生教育相关部门的线下服务,确保研究生导师育人的落地性和可及性◆★■◆★。
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的顶端,是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探索科学前沿和发展社会经济培养的主要途径。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好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是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调◆■,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
有追求卓越之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要能够培养出大批一流的具备国际视野的卓越研究生。这就要求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流理念、一流标准★◆◆■◆,注重营造尊重学术★◆■■、追求卓越的科学研究氛围。导师自身要加强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树立坚持学术规范和维护学术道德的典范,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促进科教成果产业化◆■■◆,实现科教协同和产学联动的卓越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建设。
有担当使命之勇。抗疫期间,习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所说的广大青年,正包含广大研究生群体。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注重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研究生应当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当作自己的使命。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导师,更要勇于担当,树立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崇高使命,坚持科教创新与文化育人并重◆★,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的导学关系★★■★◆■,努力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学校应当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一流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举措★■◆■,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生培养保障机制◆■,以培育“四有好导师”为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兴国必先强师,要加强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领导,着力提升导师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打造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第一标准,在人才引进和职务职称晋升方面,对师德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资格认定、招生资格审核★■◆■★、职责与权利■◆★■■◆、考核与奖惩以及日常组织管理等与师德师风考查结合起来。